2025年7月,法国海军“戴高乐”号航母打击群高调穿越南海,其指挥官尼古拉斯·沃朱尔上将的强硬言论引发国际关注。这位法国海军参谋长在媒体采访中声称“解放军不敢轻举妄动”,试图以军事威慑展现法国在印太地区的存在感,纯属是白日做梦。
法航母强闯南海,上将指挥官大放厥词发表对华强硬言论,专家批评自负心态:南部战区055可包打整个法航母战斗群,自取其辱而不自知。
更可笑的是法国《海军新闻》近日披露,“戴高乐”号航母刚进入吕宋海峡就被中国054A护卫舰贴身跟踪,演习期间更被30余艘中国军舰“围观”。但真正让军事专家笑掉大牙的,是法国海军上将的迷之自信:“我们的实力震慑了解放军!”
这种说法就像是一只小猫在大象面前挥舞爪子,然后宣称大象不敢踩它是因为害怕它的“锋利爪子”。
实际上,中国对外国军舰的航行自由一直遵循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》,只要不进入中国领海(12海里),中方只会进行监视而已。法军这次走的全程是公共水域,自然不会有冲突发生。
而且他们引以为傲的戴高乐号,根本没有办法和我们国家的舰艇相提并论,还想震慑我们,纯属是白日做梦。
“戴高乐”号是欧洲独苗,法国的骄傲。但这份骄傲,在南海这片广阔的水域上,似乎有点分量不足。都说它是核动力航母,可四万多吨的满载排水量,还没我们的常规动力航母山东舰大。这就好比一个成年人,穿了件小一号的衣服,看着总有点别扭。
更要命的是,它的“心脏”不是量身定制的。两台反应堆,是从核潜艇上直接搬过来的。结果就是航母跑不快,还时不时闹点小毛病,得回家休养。舰上的“阵风”战斗机,确实不错。但在南海,这片动辄上千公里的战场上,它的作战半径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。像一只翅膀不够长的雄鹰,想翱翔却心有余而力不足。
如果说硬件上有点力不从心,那这次行动本身,就更像一场精心编排的“武装游行”了。在所谓“凝固”的气氛背后,双方高层早就通过气了。法国太平洋海区司令和我们的南部战区司令员,在事发前来了场视频通话。这可不是简单的寒暄,更像是在大戏开幕前,双方主角先对了对台词,确保谁都不会演砸。
看看“戴高乐”号的航行路线图,就更明白了。它小心翼翼地绕开了所有敏感区域,演习也选在离九段线很远的公海上。就连从台湾海峡路过这种能上头条的“剧本”,都干脆放弃了。
这心态很矛盾:既想在国际上秀一把肌肉,证明自己还有全球影响力。又怕一不小心踩到红线,惹出自己收拾不了的麻烦。那几句硬话,与其说是讲给中国听的,不如说是讲给巴黎的政客和民众听的。
那么,到底是什么,让我们几十艘军舰只是“围观”,而法国将军却感到“如芒在背”呢?答案,已经不在航母本身了。过去我们比海军,是数谁家的船更大、炮更多。现在不同了,单枪匹马的航母,面对的不再是另一支舰队,而是一个无形的天罗地网。
在南海,我们的海洋侦察卫星网络,加上天上的预警机、海里的潜艇和各种无人机,早就织成了一张看不见的网。这张网,全天候无死角。任何一艘船开进来,从哪里来,到哪里去,速度多少,航向如何,都像聚光灯下的演员,一举一动都清清楚楚。
这就好比下棋,我在上帝视角,把整个棋盘看得明明白白。你每走一步,我都知道。你下一步想怎么走,我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。这种情况下,你的“棋子”再厉害,又有什么用呢?
如果说看得清只是前提,那真正让法国将军心里发毛的,是我们手里的“杀手锏”。以055型万吨大驱为例,它已经不是一艘传统意义上的战舰,更像一个移动的海上堡垒。它装备的“鹰击-21”高超音速反舰导弹,才是这场“无声对峙”里,真正的主角。这种导弹,射程超过1500公里,末端速度高达10马赫。这是什么概念?
“戴高乐”号的“阵风”舰载机,作战半径撑死也就七八百公里。这意味着,我们的055可以在“阵风”根本够不着的地方,从容地锁定它,然后发起致命一击。导弹飞过来的时候,速度快到对方的防空系统根本来不及反应。这就是典型的“我能看见你,你看不见我。我能打到你,你打不到我”。
在这种单方面透明的战场上,任何挣扎都是徒劳的。“戴高乐”号航母战斗群,甚至都不需要我们的航母出马。仅凭南部战区的几艘055,在整个侦察体系的支持下,就足以让它有来无回。这并非危言耸听,而是技术代差带来的绝对优势。
当然,除了硬实力,还有一根看不见的线,牢牢牵着法国人,那就是经济。中法之间的经济联系有多紧密?法国航空-荷航集团,一半的亚太业务都来自中国市场。当“戴高乐”号的飞行员在南海心惊胆战地盘旋时,法航的客机正满载着商务人士和游客,在巴黎和北京上海之间穿梭不息。
一个是耀武扬威的战斗机,一个是创造利润的客机。哪一个对今天的法国更重要?答案不言而喻。这种深度捆绑的经济关系,决定了法国的军事冒险,只能是象征性的,点到为止。它必须在“刷存在感”和“保住真金白银”之间,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点。
说到底,“戴高乐”号的这次南海之行,更像是一次欧洲昔日雄心的尴尬巡演。在红海,它要躲着胡塞武装的无人机。在南海,它被我们全程“围观”,最后连台湾海峡都不敢过。这背后,是全球力量格局的真实写照。当我们的造船厂以“每年下水一支法国海军”的速度在全力运转时,那艘远道而来的孤零零的航母,在我们的卫星图上,不过是沧海一粟。
当法国将军回到巴黎,在论坛上回味那段“紧张”的经历,或许还在为自己“以实力化解冲突”的剧本而感到满意。但真正的实力,从来不需要声嘶力竭地去证明。
南海的浪,依然在静静地拍打着。它见证了两种海军哲学的交锋:一个,还沉浸在往日荣光里,不远万里来表演。另一个,则植根于自己的海域,用全新的技术和体系,沉默而坚定地守护着家园。这无声的较量,比任何话语都更有力量。
658配资-658配资官网-股票配资股票户网-线上实盘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