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此生难忘的,莫过于军营的岁月;无悔的,当属军旅生涯;而最无憾的,莫过于身着34载的军装。”
2020年5月15日一级军士长、“导弹兵王”王忠心已步入退休生涯。追溯至2017年7月8日,他荣膺军队至高荣誉——“八一勋章”,在当时获此殊荣的群体中,王忠心独树一帜,成为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士兵。
实际上,王忠心并非首次经历退伍。他的第一次退伍发生在1999年,彼时他重返故乡,并已觅得一份职业。然而,年底之际,他突然再度应召入伍,原因无他,只因他所在的部队引进了新型装备,急需一位技术精湛者担纲领导。
王忠心毅然决然地重返部队,自此在老部队的岗位上兢兢业业,一待便是二十余载。
一
原二炮部队某旅的班长,现身为火箭军某导弹旅技术营的一员,王忠心被誉为“镇旅之宝”。
直言不讳,他在老部队的服役年限,堪称众人之首,即便旅长亲临其境,亦不免要尊称他为“老班长”。
为何不晋升王忠心为将军,如此全能之才?
这或许是众人心中最大的疑问。
王忠心并非未曾迎来晋升为干部的机遇,然而,遗憾的是,每一次晋升的契机均因学历的限制而与他失之交臂。
1968年,王忠心诞。在安徽休宁海阳镇汪金桥村,有一户平凡的农家。据史料所载,王忠心自幼家境贫寒,直到10岁那年才有幸步入小学的课堂。历经岁月沧桑,直至1986年,他终于初中毕业,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。
已满十八岁的王忠心正站在人生的一个十字路口,彼时,村中众多与他同龄的青年纷纷召唤他踏上前往广东的征程,以期赚取一份生计。
若王忠心当初选择了南下广东,便无从谈起后来的兵王传奇。
身为家中的长男,王忠心在初中毕业后便毅然决然地承担起家庭的重任,留在家中务农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目睹了同村一位复员军人归乡的场景。晚餐过后,王忠心主动与这位老兵攀谈,询问起军旅生涯的点点滴滴。一番交谈下来,王忠心的内心悄然起了变化。
我要去当兵。
1986年12月,王忠心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了体检,光荣地踏入军营。纵使他身高仅有165厘米,但他的体魄强健,力大无穷。
家中诞生了一名解放军,这对一个纯朴的农村家庭而言,无疑是莫大的喜讯。在儿子踏上征程之际,父亲紧紧握着他的手,深情地说道:
“忠子啊,桥头那边的李家大明子,在队伍里已混得个副班长之位。你可得好好努力,争取早日升任正班长。”
王忠心曾誓言在军营中全力以赴,然而,无论是担任副班长还是正班长,对他而言,仍显得太过遥远。
完成新兵连的锻炼征程后,王忠心被调入二炮部队。他立志要在军旅生涯中创造佳绩,因此,除了日常的军事训练,他把剩余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投入到学习中。在部队中,他更是创下了一项令人瞩目的纪录:凭借初中学历,成功考取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青州士官学校。
王忠心入伍仅两年。
军校毕业之际,王忠心被安排重返旧部。由于岗位的变动,他从原本主修的发动机专业,转至了技术营测控领域的新岗位。
测控工作,实则是对导弹进行全方位的“健康检查”。切勿轻视这一岗位的重要性,要实现对导弹的全面体检,必须精通二十余门学科,涵盖微电子、高能物理等多个领域。
尽管对王忠心而言,克服困难显得尤为艰难,他却凭借着不懈的积累,顽强地闯过了难关,最终成功掌握了某型号导弹的完整技术。
1991年,王忠心凭借其精湛的技术,荣膺导弹旅技术营测控班的班长之职。
至此,王忠心终于是达成了父亲对他最初的期望。
二
根据1999年《解放军士兵服役条例义务兵的服役期限为两年,期满之后,若符合军队需求且本人自愿,可转任士官(军士)一职。
自1978年起,我国的士官制度便经历了多次变革与演进。
1999年五月,王忠心因年龄所限,选择退役并返回故里。同年,一部全新的《现役士兵服役规《颁布之际,同年,部队正式实施了新的士官制度。恰逢导弹旅接收了一批新装备,急需经验丰富的将领引领,王忠心因此被召回部队,并荣膺四级士官的军衔。
需强调的是,王忠心重返军旅,再度面临与爱妻的别离,然而,她以宽广的胸怀理解丈夫的职责,并未表示异议,只是无声地为他整理好了行囊。
“众志成城,方能构建温馨的小家;响应号召,部队所需,义无反顾,勇往直前。”
王忠心重返部队,面临的挑战愈发严峻。随着装备的更新换代,对技术层面的要求亦水涨船高,仅凭过往的经验已不足以应对。
王忠心最困难的是理解电路图。
我们现今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学习的电路图,通常仅由一个电池、一个开关和一个灯泡组成,结构简单。然而,王忠心所面对的电路图却截然不同,单张图幅就达四平方米,总计需处理八张如此庞大的电路图。
为了深入理解电路图,王忠心从《模拟电路》和《电子线路》等基础课程入手,循序渐进地记住了八张复杂的线路图。随后,战友们戏谑地称他的学习方法为“王氏学习法”。
看似简单,实则操作复杂细致的“王氏学习法”,便是将庞大的电路图拆分,裁剪成一块块小片,逐一细致研读,随后逐步将其拼接,直至最终完整地恢复成八张完整的电路图。
然而,正是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策略,后来却成为了全旅官兵借鉴学习的关键思路。
凭借着这种勤勉细致、毫不懈怠的精神,王忠心在部队中崭露头角,成为了学术领域的权威、专业的楷模。
王忠心以其卓越的排除故障技能而闻名,尤其是在发射的关键时刻,他屡次展现出这一非凡能力。
在一次发射演练的关键时刻,距发射窗口仅剩三分钟,导弹却突然出现异常。在众人一筹莫展之时,正是王忠心凭借其精湛的技术,一丝不苟地排查,终于消除了导弹的故障。
这位士兵非同寻常,他简直就是发射场上的定海神针,稳固如山。
另有一次,对某型号导弹进行延寿维护时,却遭遇了棘手问题:一通电,弹体便频繁跳闸。面对这一难题,战士们束手无策,即便射程设计领域的专家亲临现场,亦无法破解此故障。
正是王忠心,他抵达现场后,仅凭敏锐的直觉便断定,电缆的连接很可能出现了故障。
在王忠心及现场专家和战士们的共同努力下,他们从成千上万根电缆中成功排查出两根接反的电缆。
王忠心的专业技术究竟有多么精湛?即便是那些学历更高、专攻导弹测控领域的人才,在他面前也难以立足。在服役期间,就有战友建议他应当为退伍后做好准备,学习相关民用技术。然而,王忠心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了专业技术研究之中,根本无暇分身。
遗憾的是,尽管王忠心堪称人中龙凤,但在二次入伍之后,他三次名列提干候选名单,却每每因学历或年龄的限制而与机会失之交臂。
当然,实则存在另一种观点,认为王忠心之所以未能晋升,实乃他所处岗位性质极为独特,无人可轻易接替。
王忠心的妻子调侃他:
“在部队,他并非步步高升,反倒是胡子日渐茂盛,而职位却未见增长。”
旅长许保坤表示:
“旅途中,我们常言一句——王忠心在,众心皆定。他带领我们,在纷扰的名利诱惑中,重拾本心。”
三
王忠心并非没有其他机会。
在2002年,一位昔日的战友退伍归来,于故乡开创了自己的事业,年收入高达千万。他特意致电王忠心,诚挚邀请其加入团队,并提供丰厚的薪酬待遇。
王忠心直言不讳,他当时的确动了凡心。尽管在军旅生涯中,他付出了无数岁月,除了随着年龄增长而累积的伤病,他几乎一无所有,甚至连与家人共度的时光都显得极为稀缺。
王忠心最终婉拒了。
“军旅召唤我,我对这身军装更是难以割舍。”
2009年12月1日,我国部队正式推行新的兵役制度。在此背景下,王忠心荣膺一级军士长的荣誉称号。一级军士长在全军范围内堪称稀有之才,时人甚至将其视为比将军更为罕见的存在。
2016年初,王忠心再度因触及兵役法所规定的退休年龄界限,面临着退伍的选择。
然而,正是在这一年的关头,由于编制调整和改革等诸多问题,测控技术的中坚力量被大量抽调,恰逢装备更新换代,急需大量人手之际,王忠心毅然决然再次向领导提交了延长服役期的申请。
延期,又是四年。
截至2020年5月15日,王忠心方才正式卸下军装,宣告退伍。
纵然身处办理交接的繁忙时刻,王忠心亦未曾忘记对徒弟们细细叮嘱:
务必在通电前彻底检查所有装备,无论上次操作后设备是否有所变动。毕竟,您无法预知自上次使用以来,是否有人曾进入此房间并触碰过该设备。
然而,面对他所悉心培养的徒弟,王忠心流露出了满满的信心:
“虽非一线,我毫无顾虑。”
王忠心退伍重返故土,虽面临诸多挑战,诸如就业与户籍事宜,但他并未因自身功勋而向组织提出特殊要求,依旧秉持着平凡之心,按部就班地解决眼前的问题。
退伍归乡后的数载光阴,王忠心将宝贵时光悉数奉献于孝敬双亲、陪伴妻小,尽情沉醉于生活的欢乐之中。纵使他心怀对祖国的无限忠诚,但在家人面前,王忠心不可避免地要有所疏忽。自古有云“忠孝难两全”,此言不虚。
王忠心心怀最深的感激,首先是对他的妻子。正是她的无私支持,使得他能够三次退伍,两次毅然重返部队。杨洪苗给予了他大力支持。
1998年,王忠心的千金降临人世,然而,直到孩子满九个月,他才得以首次与女儿相见。然而,短暂的相聚后,仅仅七天,他不得不再次投身于部队的繁重任务之中,只能通过电话给予妻子慰藉。
2004年时,杨洪苗随军迁移至驻地生活,然而,夫妻二人的日常相聚仍显得颇为稀少。
尽管退伍已久,王忠心的内心深处依旧怀揣着军人的本色。回到故乡后,他主动发起成立了“兵王工作室”,并热衷于投身双拥共建、国防教育和征兵宣传等一系列事业。王忠心在退伍之后,并未选择悠闲度日,反而变得更加忙碌。
即便已步入退休生涯,我心中依旧燃烧着军人的热血。祖国与人民一旦召唤,我即刻整装待发,随时准备重返战场!
658配资-658配资官网-股票配资股票户网-线上实盘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